【1958~1964從舢舨到帆船】
當時淡水河畔幾家尚未從事遊艇建造的木造舢板廠商
1950年代,台灣的遊艇產業始於美軍駐台人員的引進,初期在淡水河畔設計建造,多以木造帆船為主。1958年開始逐漸形成工業規模,當時淡水河畔幾家小型木造舢板廠商,接受數名喜愛遊艇的美軍駐台顧問團協助指導之下,開始了木造遊艇的生產。
接受數名喜愛遊艇的美軍駐台顧問團協助指導之下,開始了木造遊艇的生產
之後適逢越戰時期,美軍休假來台,使用自行設計的設計圖,藉由台灣實惠及精良的木工技術,製造小型遊艇在淡水河遊玩,由於業者的勤勉與領悟性強及造船木工手藝精巧等條件,美軍撤退回國後廣為宣傳台灣的小型遊艇造船能力,進而吸引不少玩家與業者赴台下訂與代工合作,開啟台灣遊艇產業在美國市場的知名度。
美軍於閒暇之餘在淡水河駕船休憩
【1965~1979引進新製程 現代遊艇產業開端】
1967年C.C. CHEN BOAT YARD成立 - 興航遊艇前身
物美價廉的台灣遊艇在美國逐漸打出知名度,原廠開始擴張,新廠也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家的設立,全盛時期更多達100多間外銷遊艇多數分布台北以及高雄。台灣生產的遊艇以物美價廉及客製化的特性,很快風靡全球遊艇休閒市場。加上世界經濟快速成長,主要工業國家國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歐美各國對遊艇需求增加,成為遊艇外銷深具潛力之市場。
1965年,由於玻璃纖維強化塑膠造船技術自國外引進與歐美國家需求增加,為因應遊艇需求量的提昇,台灣的遊艇業者開始逐漸由耗時費工的木造材質改為可快速生產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材質取代船身主體,逐漸邁入專業化生產的階段及遊艇外銷市場開始漸漸打開,但是遊艇設計的技術與市場銷售仍需要美商的指導和協助,但在1970以前遊艇的製造仍以木製遊艇為主。
在1970以前遊艇的製造仍以木製遊艇為主
1972年,台灣遊艇在歐洲遊艇大賽備受矚目,在歐洲市場打開知名度,1974年又在英倫海峽大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好評。這段期間遊艇製造廠生產設備已較具規模,造船技術較先前更為熟練,生產品質亦較為提高。因此由1976年年產銷568艘(外銷金額達2800萬美元),增加到1977年1008艘,1979年1828艘之高峰。
1977年全台約有40餘家遊艇製造公司,其中約有一半集中於北部沿海地區,一半在台南及高屏地區。外銷區大部分集中在美國,約佔60%(佔美國進口總值約14%,僅次於加拿大、香港),其次為歐洲市場佔15%,加拿大和澳洲各佔10%。製作的遊艇分為兩類,一種是動力遊艇,另一種為帆船。其造價一船型種類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大多約在26~50呎,一般小型遊艇離岸價格(FOB)約為3萬美元,最大型都可以高達一艘40萬美元。
外銷至美國市場以34呎至41呎之間的遊艇較受歡迎
船型的大小依客戶的需求而變,動力遊艇由30至91呎不等,共分十餘種;帆船式遊艇較小,由30呎至60呎不等。在外銷市場中,一般較大型遊艇外銷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地,而美國市場則以長34呎至41呎之間的遊艇銷路較好。
【1980~1988遊艇王國的第一次全盛時期】
三體帆船,船主為當時美國U2中隊成員之一;基隆海關大樓前 等待出口的帆船
1980年代,台灣開始有「遊艇王國」之稱。
當時遊艇相當風光一時;那時的遊艇是購買國外遊艇設計師的設計圖,或者是廠商提供的設計圖,再由台灣遊艇廠承製,賺取代工毛利,造船廠本身當時並沒有專業研發技術,自主性極低。此時,政府以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及科技專案,投入台灣的造船業,對製造商船、遊艇、特用船艇都從設計著手,而建立台灣自行造船上的完整能力。
1980年受到第二次石油危機,因受到油價變動的衝擊,影響到台灣最大的外銷市場-美國,使得台灣遊艇的出口量大減,呈現負成長的狀態。 但在1981以後,遊艇市場逐漸好轉,每年以10%~20%的比例穩定成長,外銷的金額接近2億美元,成為台灣出口高價位外銷產品之一。
【1989~1994台灣遊艇產業最嚴峻的挑戰】
1990年後,在北美市場萎縮、台幣升值等不利因素下,遊艇外銷量急速縮減,將近70%的遊艇廠因此倒閉
1990年由於國際情勢的轉變,北美市場萎縮,加上台幣強勁升值,造成遊艇產業開始走下坡;尤其是到了1994年,是台灣遊艇業最慘澹的時期,出口總值甚至一度僅有15億台幣, 加上當時台灣正處於工資與土地成本高漲的時期,在短短5年間有將近70%的遊艇廠因此而歇業及外移,原本有100多家的遊艇廠,至今只剩下20多家,也因此之後碩果僅存的台灣遊艇廠,多走向生產高單價的大尺寸豪華遊艇的轉型之路。
【1995~1998拋開既有市場包袱轉戰金字塔頂端】
1995年後,僅存的台灣遊艇廠開始著手專攻歐式遊艇以及大型美式遊艇船型
歷經市場萎縮、匯率勁升、技術演進和產業升級後,僅存的20多家遊艇廠仍持續保有以手工技術打造高品質的遊艇。同時也體認到,大量生產的小型遊艇,在過去美元兌換台幣為1比40的年代,加上生產成本低,的確具有極強的競爭力;但現今台灣的環境在國際上已不具有競爭優勢,小型遊艇市場已無法繼續經營,便開始著手歐式遊艇市場以及專攻大型美式遊艇船型。歐式遊艇與美式遊艇的最大不同點在於,歐式遊艇的造價極高,動輒新台幣三、五千萬元起跳,由於其購買目的多半為展現身價,用途也多是富豪舉辦派對,因此,歐式遊艇大多有兩個特點 : 其一,航行性能一定要夠好,因此引擎、設備得使用較高檔機種;其二,具有設計感與精雕細琢的內裝。
面對國際性的競爭,國內遊艇廠商因缺乏內需市場支撐的因素,決定開始逐漸擺脫過去中低價位較易受景氣影響的中小型遊艇市場,朝向大型化、高價值的豪華遊艇船型發展,也就是提高遊艇的附加價值與競爭門檻,尋求新的利基點。
轉型期間,雖然全台年產量僅維持約在250艘上下,但年產值正漸漸提昇,產品單價稍稍上揚,廠商生產的遊艇出口型態逐漸轉變中。
【1999~迄今 站穩全球遊艇製造工業一席之地】
2016年依據全球各國出口遊艇總長度計算,台灣位居全球第四大遊艇外銷國
在1999年後,市場需求量增大、美金升值,且歷經衰變和轉型時期,存活下來的遊艇公司通常已具備較佳的營運模式,加上朝向巨型遊艇發展,反使得台灣遊艇外銷總產值創佳績。
2000年後開始,遊艇業再轉型、分散市場,以客製化大型豪華動力遊艇為主,並紛紛成立自主品牌以及與國際上各大遊艇設計師合作,逐漸為台灣遊艇業尋回國際競爭力。
以1989年為例,外銷量為1000餘艘,平均單價僅約15萬美元;2003年平均單價則上昇至約65萬美元,平均單價在十餘年間成長4%以上。
現階段台灣遊艇分佈成南、北兩大區域,南台灣為台灣遊艇生產重鎮(佔比整個產業至少80%),以台南、高雄、屏東為聚地,北部遊艇則聚集在新北、桃園。就主要出口港而言,北部區域以台北港為出口中心,南部區域以高雄港為出口中心。
#台灣遊艇工業同業公會
台灣遊艇廠 :
嘉信遊艇、嘉鴻遊艇、東哥遊艇、強生遊艇、南海遊艇、人冠遊艇、宏海遊艇、鴻洋遊艇、隆洋遊艇、合興遊艇、巨星遊艇、新海洋遊艇、統怡遊艇、奎隆遊艇、貞新遊艇、大瑞遊艇、大新遊艇、興航遊艇、大舟遊艇、大橋遊艇、大橋舟遊艇、海宮遊艇、高鼎遊艇、、正和遊艇、大洋遊艇...
若有侵權 請與我們連繫 請勿轉載為商業用途 版權所有@興航遊艇